
一、基本情況
(一)汪清簡介
汪清縣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北部,地處長白山麓,面積9016平方公里,總人口23.1萬人,其中,農業人口9.6萬人,有漢族、朝鮮族、滿族、蒙古族等11個民族,縣內轄8鎮1鄉3個街道,200個行政村及3個國營森工企業。是吉林省長吉圖開發先導區,毗鄰東北亞經濟貿易區,面向琿春、圖們等13個對外口岸,與牡丹江、綏芬河以及朝鮮羅津、俄羅斯扎魯比諾等區域重點城市和港口共同構成“一小時經濟圈”,同時也是國家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。
(二)汪清黑木耳簡介
汪清縣地處茫茫長白林海之中,自古就生產野生黑木耳,但由于過度采摘,野生資源逐漸匱乏,自上世紀70年代,汪清縣開始探索新的黑木耳栽培模式。汪清黑木耳發展共有3個重要節點,一是1976年引進木耳菌實行木段栽培;二是1997年開始袋料栽培技術;三是2005年實行的單片黑木耳生產技術;時至今日已發展為“小孔出耳”+“棚架晾曬”的生產工藝。1979年汪清縣黑木耳產量就達到14萬斤,并被國務院授予“黑木耳千擔縣”,199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“木耳之鄉”,2001年成功舉辦“中國首屆汪清黑木耳節”,2005年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評為“全國食(藥)用菌優秀基地縣”和“全國食(藥)用菌行業優秀基地縣”;2009年被評為“全國食用菌行業十大主產基地縣”;2012年被評為“2012年度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范區”;2014年汪清縣被評為“國家級食用菌安全出口示范區”;2016年獲國家農業部“農產品產地地理標志”認證;2017年被評為“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創建單位”、同年被國家9部委聯合認定為全國首批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”;2019年“汪清黑木耳”入選全國農業品牌名錄。
經過40多年的努力,黑木耳產業在汪清縣已成為區域特色,形成集菌種研發、菌包生產、基地建設、產品加工、物流配貨、廢棄料治理等為一體的生態循環產業園區,2019年,全縣黑木耳栽培量達6.5億袋,產量3.5萬噸,實現產值34億元,從業人員近4萬人,占有勞動能力總人口的52.6%。黑木耳產業已遍布全縣9個鄉(鎮)160余個村屯,成為我縣五大扶貧產業(種植、畜牧、光伏、旅游、食用菌)的支柱產業,為農民脫貧致富、精準扶貧、產業扶貧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二、汪清黑木耳產業發展優勢
(一)資源稟賦
1.氣候條件獨特。汪清縣地處長白山麓,屬山區,平均海拔806米,屬于大陸性中溫帶多風氣候,冬長夏短,四季分明,垂直變化較大,年平均氣溫3.9℃,年平均降雨量為580毫米,無霜期為110-141天,年日照時數為2700小時。無霜期短、積溫低的氣候為黑木耳產業發展創造了便利的氣候條件。
2.土壤資源豐富。汪清縣四周群山環繞,中間為河谷平原,群山河谷之間為起伏的丘陵,全縣地貌大體呈北高南低之勢,概括起來為“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”,耕地面積41150公頃,占總面積的7.4%??h內土壤環境質量良好,符合《土壤環境質量標準》(GB15618-2008)中的二級標準,能夠滿足農業用地的土壤環境質量要求。
3.水環境良好。汪清縣境內主要有嘎呀河、綏芬河、琿春河三大河流,其中嘎呀河境內流長181公里,年徑流量達12億立方米,占汪清縣河流徑流量的67%,流域面積6242平方公里。綏芬河境內流長98公里,年徑流量4.85億立方米,流域面積2459平方公里,占汪清縣總土地面積的27.3%?,q春河境內流長32公里,年徑流量1.35億立方米。汪清縣有大小河流144條,河川年徑流量18.2億立方米,水質良好,符合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》(GB3838-2002)中Ⅲ類標準要求。
4.木屑資源充沛。汪清縣有林地面積787106公頃,森林覆蓋率89.3%。擁有紅松、柞樹、樺樹、云杉、紫衫、椴樹等豐富的林產資源。其中,黑木耳主要原材料柞樹林地面積達23074公頃,占林地總面積的28.7%,柞木活立木蓄積量2304萬立方米,占活立木蓄積量的26.3%,林地活立木蓄積近1億立方米,通過透光、撫育采伐等方式,預計每年可提供木屑30萬噸,從其他地區可采購木屑約20萬噸,每年可從俄羅斯進口木材及木屑至少30萬噸以上,資源充沛,是黑木耳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。
(二)產業優勢
1.技術水平領先。汪清率先采用液體菌生產菌包技術,該技術具有生產周期短、菌齡一致、菌絲發育點多、萌發快、成本低等優點,菌包生產技術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。在黑木耳生產的核心區域,已經實行“統一供種、統一制菌、統一管理、統一技術、統一銷售”的五統一模式。每個生產基地都設有專職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,基地內農戶數從幾十戶到幾百戶不等,栽培規模少則幾萬袋,多則幾十萬袋,形成了規?;?、標準化生產模式,為技術推廣和普及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2.科技創新領先。以中國農科院、吉林農大、延邊農科院等科研機構為技術依托,實施戰略合作,推進科技創新,提升產業科技含量。目前,通過與科研單位的聯合,全縣在農業技術、食用菌食品加工、質量控制和食用菌高端產品研發等方面進行了10余項科技成果轉換。有富硒木耳、黑木耳提純膠囊片劑、木耳超微粉、木耳飲料等。
3.生產規模領先。目前,汪清縣菌包總供應能力10億袋,菌包生產企業、代加工企業(含農民專業合作組織)160家,其中實現標準化生產的企業27家,供應能力8億袋,占總供應能力的80%。木耳機械加工廠2家,生產篩料機、拌料機、裝袋機、刺孔機、滅菌鍋爐等機械類產品,全縣自給率達到30%。擁有黑木耳標準化基地45個,其中超千萬袋的3個,超五百萬袋的10個,基地生產的優質黑木耳占全縣總量的30%,黑木耳產品良種覆蓋率達100%。
4.加工行業領先?,F擁有吉林省鄭氏綠色食品有限公司、吉林省中華參加工有限公司、延邊丹華食品有限公司等42家農業產業化省州級重點龍頭企業,生產黑木耳干品、壓縮塊、木耳茶、木耳醬等10多種初加工產品,現擁有省級名牌產品8個,中國馳名商標2個。
5.服務體系完善。擁有全省最大的區域性黑木耳產地市場——天成黑木耳批發交易市場,現有交易門市230間,交易業戶350個,大型倉儲庫房30個,市場建有物流配貨中心,結算中心、電子商務網上現貨交易平臺、檢驗檢測中心、監控系統及物流管理服務中心,2017年,市場黑木耳交易量1.8萬噸,實現交易8億元人民幣,單日最高交易額達2000萬元?,F有北京三聚、上海環墾、武漢凱迪等8家廢菌袋回收加工企業,用于生產炭基肥、有機肥、塑料顆粒及燃燒發電等,總體回收利用率達到55%。
三、汪清黑木耳品質特征
汪清黑木耳特質:汪清黑木耳形似人耳,單片、無耳基,碗形、元寶形、牡丹形(故有“黑牡丹”的美譽),呈波浪狀,顏色為黑褐色或黃褐色,新鮮時半透明,角質,有彈性;干燥后強烈收縮成角質,硬而脆;背面凸起,有短絨毛,腹面下凹,表面光滑或有脈絡狀皺紋。春耳腹面黑褐色,有光澤,背面暗灰色,耳片1cm~3cm,厚0.4mm~1.0mm;秋耳腹面黑色,有光澤,背面黑褐色,耳片1cm~2.5cm,厚0.9mm~1.5mm。
“汪清黑木耳”有詳細的技術規程和地方標準,對感官特點、理化指標(蛋白、脂肪、粗纖維等含量)、安全指標(鉛、汞、二氧化硫等含量)、類別指標、等級指標及栽培管理等有嚴格規定,結合嚴格的質量管控和獨特的氣候特點,汪清黑木耳較其他地區生產的木耳質量更好、膠質含量更高、口感更佳。
(汪清縣農業農村局 吉林省農業宣傳中心 報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