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炎炎夏日,節節攀升的不只是溫度,還有汽開區各街道、社區負責人之間,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話題。
為進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環境,踐行垃圾分類理念,落實垃圾分類意識,14日,汽開區城市管理局召集轄區內各街道、社區垃圾分類負責人,開展了一場“汽開區生活垃圾分類現場交流會”。
交流會上,汽開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孫樂介紹了汽開區垃圾分類工作整體情況,與參會人員就生活垃圾分類參與率、知曉率、覆蓋率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,并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。東風街道文光社區辛麗偉書記分享了“兩桶一袋”工作經驗。各街道及社區負責人根據平時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、困難進行了分析討論,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和建議,分享優秀工作經驗。
富民街道主任許智毅表示,通過這次垃圾分類工作交流會,希望垃圾分類督導員不僅起到督導的作用,還要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工作,讓每一個居民都能參與其中,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意識,自覺維護小區環境衛生,使垃圾分類走進居民日常生活中。
會后,參會人員一同到汽開區垃圾分類終端處理中心進行現場參觀交流。
“這套廚余垃圾處理系統是由前置處理系統、微生物降解系統、廢氣收集處理及智能植物液噴淋除臭系統、污水處理系統幾部分組成。通過消滅型全降解耗氧技術,利用密閉加負壓的形式,將臭氣吸附出來,處理后排出的清水達到或高于國標排放標準。垃圾處理率達到90%—95%,目前日處理量可達到10噸,真正實現了廚余垃圾的超級減量化、無污染日終端環保處理。”汽開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孫樂介紹說。
通過此次活動,汽開區各街道負責人對垃圾分類各方面發展及最新政策更加了解,激發切實為垃圾分類做出貢獻的斗志,增強了對垃圾分類的認同感、責任感和使命感。